
5月12日上午,以“经济史上的出口管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来自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证据(1950-1994)”为主题的讲座在诚正楼1542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张博骁老师主讲。
讲座伊始,张博骁老师以冷战背景下东西方阵营的博弈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1950-1994年间巴黎统筹委员会(CoCom)的成立背景及运作机制。作为17个西方国家组成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CoCom通过制定禁运清单,对特定国家实施高新技术、工业设备及战略资源的出口限制。张博骁老师指出,这一政策不仅是冷战时期经济安全博弈的核心工具,更对全球贸易网络产生了复杂而持久的影响。
随后,张博骁老师通过数字化处理CoCom禁运清单,并将其与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编码精准匹配,定量分析了出口管制的实际效果。研究发现,CoCom的禁运政策显著降低了成员国对目标国的出口规模,同时引发“连锁效应”——成员国对其他非目标国的出口量同步减少,而非成员国对目标国的出口亦受到抑制。
讲座尾声,张博骁老师与在场的其他老师和各位同学展开讨论。通过剖析历史案例,同学们更加体会到国际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并认识到扎实的实证研究与跨学科视角在解读重大经济问题中的关键作用。
撰稿:王 智
初审:邹巧心
复审:王韵雯
终审:邹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