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重要文件精神,发挥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学院本科教学课程思政水平,经济学院于12月17日在诚正楼1600会议室召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集中研讨会,研讨会由经济学院办公室主任祝燕妮老师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与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聚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发展实践,着力于推动“新财经”战略背景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蔡晓陈、贺泽凯、范维、李元哲四位教师代表本系所围绕教学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分享发言。
蔡晓陈老师代表发展经济学研究所,从必要性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展开发言,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课堂展示的生动案例提出应当高度重视课堂思政的开展,“传知”之外更要坚持“育人”,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课程思政的开展上应当把握“时”和“度”,一方面避免“牵强附会”,做到有内涵、不生硬,另一方面要避免“越俎代庖”,牢牢把握课程的专业性。
贺泽凯老师代表世界经济学研究所,从背景意义、现状挑战、案例分析、实施路径四个角度,以国际金融专题研究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依托展开发言。他提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国际金融课程已成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金融人才的必要途径。并针对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不足、思政元素挖掘不足的问题,结合“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等实例提出应当通过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项目式学习(PBL)、发挥数字技术优势等手段进一步推进课堂思政发展。
范维老师代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所,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对于促进教育改革和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重要作用,并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提出应当以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学生需求为依托,从课程体系、教学环节、考核体系等多个节点实现课程思政的全流程化开展。
李元哲老师代表经济历史与文化研究所,以中国经济史课程授课实践为例,提出中国经济史应当进一步发挥其历史属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通过历史事件的讲解,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次研讨会一方面充分展示了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与优秀成果,另一方面也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未来,学院将继续以思政引领力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径,推动课程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本科人才培养。
撰稿:吴研
初审:黄沙沙
复审:邹巧心
终审:韩文龙